![]()
芯片是当今人们离不开的东西。从手机到电脑到汽车和医疗设备,到处都需要芯片。尤其是智能汽车、AI等热门领域,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,高性能GPU芯片已成为计算的主要动力。芯片产业已成为现代科技的命脉。美国正在关注中国芯片的发展,担心中国会抢占自己的芯片供应。原因很简单。如果中国依赖进口,每年就得花费大量资金购买芯片。但一旦本土产能建成,美国企业将无法收取天文数字的价格。以数据为例。 2023年前5个月,中国海关数据显示,进口芯片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50亿颗,平均每天减少3亿颗。这不是一个小数字,体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的电子腾飞。当地产能的增加使得进口依存度大幅下降。中国海关总署的一份报告明确表示,2023年集成电路进口总量为4795亿片,同比下降10.8%,金额也下降15.4%。这背后是中国厂商在成熟芯片工艺上的努力。这些芯片采用28纳米或以上工艺制造,主要应用于汽车、军工等领域。虽然技术门槛不高,但市场需求巨大,单价实惠。中国芯片产业的分支相当清晰。先进芯片为14纳米以下,主要安装在高端手机和电脑上。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弱势。但成熟的芯片是中国的主要关注点。中芯国际在上海、深圳、天津、北京建设了四座晶圆厂,专业化生产e 生产此类芯片。在产能方面,中国厂商可以与台积电、三星等国际大厂竞争,技术控制和优化也不错。海关数据还显示,2024年上半年,进口芯片将持续下降,数量降至近2000亿颗,当地自给率将超过50%。到2025年,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,自给率可以达到70%,尤其是成熟的芯片,几乎可以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。美国再也忍无可忍,于2022年底开始升级芯片禁令。2023年1月,又拉日本、荷兰签署三方协议,目的是掐住中国的脖子。荷兰在这方面是关键,因为ASML是光刻机的全球领导者,垄断了EUV光刻机市场。我是Mersion DUV光刻机对于中国制造商也很重要。 ASML的设备将帮助中国制造商生产7纳米到28纳米的芯片。没有它,就很难扩大产能。中荷双方已进行数月谈判,预计荷兰不会效仿美国坚持自由贸易。但荷兰政府最终妥协了。 2023年3月9日,荷兰政府首次宣布针对部分先进半导体设备的初步管控措施。 6月30日,官方宣布从9月1日起停止向中国出口浸没式DUV光刻机。此消息一出,欧洲媒体疯了。 《商报》、法国《费加罗报》等多家报纸发表文章称“一切都结束了”。这意味着此前的全球芯片供应链格局已经结束。中国芯片崛起势不可挡不仅如此,美国的战略布局也可能适得其反。荷兰的决定直接限制了ASML的出口。该公司对中国的销售额在2023年第四季度下降至39%,但全年仍占29%。为什么说结束了?由于芯片产业是全球分工的典型,美国设计、日本材料、荷兰设备、台湾制造、中国组装,一旦这条链条断裂,所有人都会感受到痛苦。荷兰紧随美国,ASML短期内将遭受不少损失。中国市场是最大的客户群。 ASML 2023年总营收为277亿欧元,其中中国贡献超过100亿欧元。禁令实施后,中国制造商无法轻易购买新设备,只能依靠库存和本地更换。由此,中国加快了自己的研究,中微半导体等公司科多特、上海微电子加大了投资力度。到2024年,国产光刻机产量将翻倍,虽然不如ASML,但用在成熟工艺上已经足够了。展望2024年的发展,1月1日,荷兰政府部分吊销了ASML对中国的出口许可证,1月2日,ASML宣布将停止出货某些型号的光刻机。中国企业也没有闲着,纷纷转向二手和本地供应商。海关数据显示,到2024年,进口芯片的价值将下降至约3500亿美元,而进口量和本地制造能力将大幅下降。中芯国际的扩张计划进展顺利。新工厂建成后,月产能将达到50万片晶圆。华为的麒麟芯片和迪亚科Me产品已成为国内手机厂商的首选。高通Snapdragon价格因竞争而不得不下调名词欧洲媒体的评论十分尖锐。他们表示,荷兰的决定不仅伤害了中国,也适得其反。 2023年禁令宣布后,ASML股价下跌5%,员工也担心订单减少。荷兰经济部的数据显示,2024年半导体出口总额将减少8%,主要是因为中国失去了市场份额。德国和法国媒体也分析称,来自美国的压力导致了欧盟的分裂。法国等一些国家希望与中国更多合作,但荷兰却与美国坦克捆绑在一起。结果,全球芯片价格暴跌或大幅下跌,使得手机和电脑对消费者来说更加昂贵。到2025年,情况将会更加明朗。 1月15日,荷兰宣布从4月1日起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,但1月17日进行调整,称ASML对华销售不必披露双边数据。这种不一致反映了荷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摇摆不定。 ASML 2025 年首份报告显示,中国销量占比 27%,全年预计为 20% 至 25%。中国半导体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,2025年1月至7月,集成电路进口额为2280亿美元,比2024年同期下降15%,先进芯片的本土自给率也从10%提高到20%,主要是美国想通过设备和原材料限制中国,但中国并没有阻止。相反,三方协议破坏了全球产业链,英伟达、高通等美国公司的收入也受到影响。 2024年对华出口将减少30%,市场更难获得。中国制造商的反应是加大研发力度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第三期2025年将推出产业投资基金,规模超过3000亿元,重点投资装备材料。想想看,芯片大战并不是一场零和游戏。中国对美国的打压,迫使中国自力更生。现在中国已经基本独立成熟芯片并获得先进芯片。当欧洲媒体说“结束”时,他们可能指的是美国霸权的终结。荷兰的决定短期内阻碍了中国,但从长远来看,中国的芯片产业将会更加强大。结论:总的来说,这个现象告诉我们,技术竞争靠的是实力,而不是禁止。荷兰的决定是一个转折点,但它并没有结束任何事情,而是加速了变革。中国芯片产业从依赖进口到自给自足,用了几年时间。 450亿颗芯片的削减成为一个里程碑。未来谁知道呢,但中国绝对不会停下来。返回n 到搜狐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