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:苹果种植带抵达密苏里州美国
发布时间:2025-11-11 10:14
新华社西安11月10日电(记者冯兵王泽浩)红红的苹果压弯了枝头,果农穿梭在林间,忙着采果、割茎、装篮。记者近日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发现,位于万亩美沙地南缘的山丘迎来了苹果采摘季节。昔日的“荒芜沙梁”变成了“花果山”。 “陕西传统苹果主产区集中在渭北地区,近年来,亩美苹果种植带一路向北拓展,陕北山区已成为全省三大苹果产业带之一。”陕西省果品产业中心主任赵光柱介绍,全国四分之一的苹果来自陕西。张秉贵,今年85岁,在河北省赵石盘镇承包了300公顷沙地。2003年,吴山区尝试种植藤蔓、枣树,但未成功,被嘲笑“出洋相”。不甘失败的他,全身心投入到苹果种植中。他的祖孙三代人,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,终于在沙窝里种下了“金果”。张本贵的孙子张斌说:“今年产量又增加了,利润预计在30万元以上!”榆林北端的神木市曾是“十品种九已丰”的典型。近十年来,当地已开发山苹果近8000公顷。在何家川镇900亩的苹果园里,负责人王明伟笑道:“今年苹果产量将突破30万公斤。”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军介绍,全市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16万亩。是 20 年前的三倍多。 “万亩美沙地南缘苹果种植带的出现,是生态改善、气候变化和科技进步的结果。”陕西省苹果产业首席技术系统专家赵正阳表示。曾经,“一年一风,从春吹到冬”结束了榆林的风沙之苦。通过深入推进“三北”防护林等生态工程,榆林流沙860万公顷已基本实现定居和半定居。如果人们努力工作,上帝就会帮助。 2010年以来,榆林年均降雨量增加5.88毫米,给苹果生长带来甘甜雨水。榆林市环境监测站原站长薛鹏程表示,生态不断改善,为苹果带北移创造了条件。科技赋能,沙特苹果更具竞争力他市场。近年来,榆林引进了“瑞雪”、“勤健”等优良品种,并得益于水肥一体化、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。 “科学的水果种植,结合‘日照长、温差大’的优势,售价15元一个的‘秦健’在市场上很受欢迎。”徐军说。一颗小小的苹果,跨越了土地和气候的界限,从秦岭北麓的沙漠边缘生根发芽。其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,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在黄土高原的生动实践。 (完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我包括图片和视频(如有)由网易用户Hao上传并发布,WHAICH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